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宁夏医科大学科学划分理论宣传受众,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图为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宁夏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宁夏医科大学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这一重要指示明确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制度机制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提升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将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转化为全体人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制度化
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通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让这一思想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和一大优良传统。要在完善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制度机制上下更大功夫,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党员干部带动基层群众,推动各级干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持续推进科学理论大众化,适应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建立健全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的工作机制,强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作用,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是其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建立健全这一长效机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实践基础,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思想作为终身必修课,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更大功夫,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突出主题主线,开展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自觉做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制度,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完善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把理论武装不断引向深入,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行动。
坚持自信自立,着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体系化学理化
在守好“根脉”和“魂脉”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要守住本和源、根和魂,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在揭示道理学理哲理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准确阐释这一思想中的新理念新论断特别是原理性理论成果,是推进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的着力点。要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主要内容,整体把握科学体系,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把握,做到融会贯通。要进一步拓展研究阐释的深度和广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在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深化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要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处理好“内”与“外”、“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明晰科学理论框架和严密结构逻辑,领会精髓要义,更深刻揭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坚持人民至上,着力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吸引力感染力
提升分众化普及的精准度。科学划分受众人群,按照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层次化的队伍、多样化的方式,针对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理论宣传普及。领导干部要突出系统化理论武装,普通党员要突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任务教育,高校师生、青少年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教育,基层骨干要突出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并结合现实问题答疑解惑,困难群体要突出宣传党和政府帮扶政策且尽力排忧解难。要广泛吸纳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骨干、优秀企业家、英雄模范人物以及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老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发挥其熟悉本地区情、本土民情、各业行情的优势特点,增强宣传普及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增强对象化宣讲的交互性。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计宣讲专题,群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开展“菜单式”“点播式”“互动式”“微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宣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听者爱听、说者善说、彼此共鸣”。要充分考虑基层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努力转“普通话”为“地方话”,变“文件语”为“家常话”,让理论宣讲既“通天线”,又“接地气”“聚人气”。坚持重心下移、触角延伸,让宣讲受众成为最好的宣传者,实现党的理论大家讲、大家信、大家都受用。
扩大多样化传播的影响力。密切关注信息化时代传播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不断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既要充分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又要高度重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影响,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立体式理论传播体系。既要用好举办报告会、编写理论读物、开办宣传栏、树立先进典型等传统方法,又要努力推进理论宣传普及融入新闻出版、影视作品、文艺演出等渠道载体,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寓教于乐。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党的理论传播普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执笔人:冯燕 张云飞)
责任编辑:何青芳